ҳϵҪ°汾 Adobe Flash Player

ȡ Adobe Flash Player

西部雏鹰公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山村女教师18年来背学生们过河上学(图)

[复制链接]
1#
匿名  发表于 2010-8-6 17:47:57

[转帖]山村女教师18年来背学生们过河上学(图)

湖南重庆两省市的孩子同在石老师的课堂上
18年来,每逢下雨,石老师就得挽起裤腿背着学生趟过四川河
受伤的腿一到阴天就疼痛不已

故事导读

一条河分隔重庆湖南,18年来,苗族女教师石元英背着孩子涉水过河到湖南上学。

桥堡山区巍峨雄壮,却荒凉得除了杂草啥都不长,从秀山县石堤区一直延伸到湖南。山脚以四川河为界,一边是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镇坝木村,一边是重庆秀山保安乡龙家村四川河组。四川河组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却穷得出名。因被时常暴发山洪的四川河阻隔,1987年以前,村里的孩子在村校上完小学二年级后,大多“毕业”走入社会。因为缺少知识,这个村子变得越来越穷,几乎快被人们遗忘。

1987年,石元英来到这里后,一切变了。每天,石元英背着四川河组的孩子们到河对岸的湖南坝木村小求学。从此以后,四川河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都顺利读完小学升入初中,其中还有4人升入了大学。

隔河相望

山里孩子没书读

与湖南坝木村隔河相望的四川河组一共五十多户三百多人,苗族和土家族的木房错落有致。这个村子离其他村寨很远,加上四川河的阻隔,与外界接触不多,多年来,村民们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村里原来有所村小,一名教师,只能接收一、二年级学生。读完二年级,孩子们就必须到其他中心校就读,但此地到辖区任何一所学校都有15里以上山路。山路崎岖难走不说,还不时有毒蛇出没,不放心孩子安全,许多孩子上完小学二年级便“毕业”走入社会。没有知识没有技术,村民们祖祖辈辈靠务农种地求生,遇到天时不好,不少人家连吃饭都成问题。

河对岸便有所小学———湖南省坝木村小学。1987年,秀山县和湖南保靖县协商,将龙家村小并入坝木村小,家住四川河组的秀山教师石元英到湖南坝木小学任教,作为四川河组40多个孩子到湖南上学的交换条件。从此,石元英便开始了过河往返于渝湘之间的教师生涯。

优美的四川河却成了孩子们求学的拦路虎。因为沿河十多里都没有桥,每天上学,孩子们只能踩着石头心惊胆战过河。四川河每逢下雨必发山洪,河水涨得快来得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夺去了8个人的生命。每次涨水淹没了河中石块,孩子们便只好呆在岸边听着对岸的朗朗书声。

以背作桥

一背就是18年

每天早上,孩子们便齐聚在石元英家,等着她带领大家过河到学校,每天下午,这些孩子又在操场集合,在石老师带领下过河回家。

“这么多年带着孩子过河,有几次真是太危险了。”

1987年9月底的一个星期六,早晨就下起大雨,直到下午仍未停。下午3时,老校长找到石元英:“雨没停,河水还在不停地涨,你干脆带学生提前回家。”

石元英带着几十个孩子冒雨赶到河边时,汹涌的河水早已漫过石墩。第二天是周末,孩子不得不回家,石元英让会游泳的高年级学生手牵手游到对岸后,31岁的她脱下长裤。虽然自己不会游泳,但此时已没了退路,她拿一根青杠树枝作拐杖,弯腰背起低年级的学生跨进了齐大腿深的河水中。往返6趟,将最后一个孩子背到对岸后,紧张过度的石元英一下瘫坐在地。

1989年一个上午,下了四个多小时的倾盆大雨,石老师背着一名学生走到河中间时,上游洪水汹涌而来,一根两米多长的木头顺水横冲直撞,情急之中,她将身子稍稍一侧,木头从脚边擦身而过,右小腿顿时一阵钻心地疼,但她不敢松手,将最后一名学生背上岸后,才发现小腿大块皮肉已搭在一边。至今,石元英右小腿还有鸡蛋大块疤痕。

18年,上万次往返四川河,石元英不知在河里多少次摔倒受伤,但令她欣慰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因此受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西部雏鹰助学网 ( 粤ICP备14013758号-1 )

GMT+8, 2024-6-15 01:29 , Processed in 0.06369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