ҳϵҪ°汾 Adobe Flash Player

ȡ Adobe Flash Player

西部雏鹰公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火入魔的英语内容简介

[复制链接]
1#
匿名  发表于 2010-8-6 17:47:57

走火入魔的英语内容简介

走火入魔的英语内容简介

英语怎样一种语言?英语是怎样来到中国的?英语消耗了我们多少金钱?英语浪费了我们多少青春?英语摧残了我们多少人才?

语言不能独立存在。使用者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成功,他们的语言也跟着获得成功;使用者失败了,语言也跟着失败。

毁灭一个民族最恶毒、也是最有效率的手段,就是迫使该民族彻底放弃自己的母语。




作者简介

朱鲁子,1961年生于吉林深江,长于山东胶州。吉林大学哲学学士,南开大学哲学硕士、在职博士,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致力于建构关于“造人”而非“造天国”的现代人生哲学理论,提出“命名即创造”的命题和庄子“深沌开窍”是“中国原罪”的思想。对英语在中国的横行霸道痛心疾首久矣,2003年9月初转贴网络奇文《英语毒瘤》,吹响反对英语霸权的号角。

杨艾祥,1980年生。《21世纪人才报》编辑、记者。近年来有影响的作品有《“万州第一贪”狱中攻读MBA争议》、《30名大学遭遇实习噩梦》等,出版了《13亿人的战争--21世纪中国第一场大灾难全景纪实》等书。2003年10月撰写《炮轰大学英语考试制度》系列文章,引发全社会对英语教育考试制度的激烈讨论,此报道上新华社头条,产生强烈社会反响。

导言 民族与语言
《圣经·创世记》里有一个关于“巴别塔”的故事:人类要造一座通天塔,眼看着这通天塔越造越高,就要完工通天了,上帝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人们无法合作施工了,结果“巴别塔”轰然倒塌,这说明了什么?无非是说:一个语言混乱了民族,将是一事无成!
1 一个幽灵在网络里徘徊
我们这么多人都在学英语,究竟有多少人能用到英语?我们学习英语究意花费了多少时间?我们还有多少精力放在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上?我们有多少的财富变成了西方国家的财富?
1.谁发现了英语考试这个毒瘤?
2.奇文引发的网络爆炸
3.英语批判从网络走向纸媒体
4.吐出心里积久的郁闷
2 追根溯源说“英语”
在美国,高中毕业生能看懂报纸就不错了,能看懂名著就可以吹大牛了,自以为高素质了,这样的人在中国只能算小学生水平,是被认为没有多少文化的人。
1.英语的起源和发展
2.英语的先天不足
3 英语在全球的“殖民”
语言不能独立存在。语言的使用者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他们的语言跟着获得成功。使用者失败了,语言也跟着失败。
1.英语靠国力走向世界
2.英语的传播历程
4 考试英语泛滥成灾
不管你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还是教师、工程师、技术员、一概不管你的专业能力,也不问对提高工作的业绩有多大帮助,还不管你在实际的工作中是否需要,只要你晋职、评职称。如果你考不好英语,就只有两个字:“没门!”
1.开放的中国需要英语
2.高考指挥棒使英语变味
3.大学英语贻害无穷
4.令人深恶痛绝的职称英语
5.英语鸦片致使国民走火入魔
5 利益驱动英语霸权形成
灭绝一个民族最恶毒,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迫使该民族彻底放弃自己的母语。中国为什么出现不了像霍金、纳什一样的天才?大概是中国的物理天才、数学天才外语不及格,没有资格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缘故吧!
1.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失落
2.教育决策失误
3.舆论导向的推波助澜
4.考试制度的社会化
5.永恒的只是经济利益
6 英语考试制度的毒瘤
7 快刀摘除“英语毒瘤”
8 还英语本来面目
9 让外国人来考汉语吧
后记



《走火入魔的英语》/朱鲁子 杨艾祥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不知从何时开始,英语成了许多中国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中学要考,大学要考,读硕士要考,读博士也要考,好不容易混出了学校的“烤笼”,却还是逃不脱英语的桎梏,当公务员进门时得考,搞专业评职称还得考。我们将科举时代的八股文骂得体无完肤,殊不知科举学子只要中了进士,就可以把八股文弃若弊履,而现在的英语,却是让你活到老,考到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中国,你要是考不好英语,你就几乎什么都不是!

中国人患这种全民性的英语强迫症已有些时日,大多数人却并未认真反思过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些研究,也发表了几篇文章,但在英语热的狂潮中,这些东西的分量不啻于沧海一粟。直到2003年9月初的一天,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朱鲁子在互联网上转贴了匿名作者写的一篇文章——《英语已成一个巨大的考试毒瘤》,触目惊心的标题和力度空前的内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短时间内这篇文章被国内400多家网站转载,并通过论坛的形式不断被传播。随意在一个搜索引擎上打入这篇文章的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上千条相关的内容。在新浪、搜狐、网易等中国著名门户网站的论坛里,关于此文的评论更多,达数千万条,其浏览量上亿次。10月29日,《21世纪人才报》记者杨艾祥针对网上传播的关于英语考试问题的反思,在该报发表《炮轰大学英语考试制度》组文,将这种批评从网络引向了纸质媒体。组文发表后,随即被300多家报刊转载,很多报纸甚至开设了专题讨论。之后,中国新华社网站制作了一期有关英语考试是否祸国殃民的专题讨论,12月18日,这个话题上了香港凤凰卫视《三人行》节目。

今年4月,这场批判的始作俑者,将中国人对英语教育及英语考试的反思引向纵深。这是第一本探究英语在中国泛滥及其危害的专著,兼有畅销书的生动与理论著作的深刻,活泼热烈的笔触拨转着“英语是怎样来到中国的”、“英语的先天不足”、“英语泛滥的危害”、“民族与语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的流行”等诸多话题,既是一幅英语发展、扩张、侵略世界的全景图,又是一部英语在中国泛滥的众生相,更是一篇反对英语霸权的檄文。

《走火入魔的英语》第一次高举狙击英语霸权的大旗,将它的口号直接写在封面:英语是怎样来到中国的?英语消耗了我们多少金钱?英语浪费了我们多少青春?英语摧残了我们多少人才?书中更是多处直斥英语为“新式精神鸦片”、“考试毒瘤”、“文化萨斯”,但《走火入魔的英语》并不是一本义和团式的宣言,它充分运用了温晋根、姜亚军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英语的特点及其发展、英语在中国的现状、汉语的改革及其与英语的关系,都有许多理性的技术分析,使长期浸濡于英语而不问所以的中国学习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但也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它与民族的兴盛紧密相联,这是两位作者特别强调的观念。书中多次提到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体味一百多年前那位法国教师视亡语如亡族般的痛苦,并总结大量历史和现实的事例,提炼出这样的警示:语言不能独立存在,使用者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成功,他们的语言也跟着获得成功;使用者失败了,语言也跟着失败。面对中国的英语泛滥,这本书在深沉地叩问——我们该作怎样的反思





kzz.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西部雏鹰助学网 ( 粤ICP备14013758号-1 )

GMT+8, 2024-5-17 10:40 , Processed in 0.07220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