ҳϵҪ°汾 Adobe Flash Player

ȡ Adobe Flash Player

西部雏鹰公益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0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者手记】记录是为了更好的前行——纪念平塘助学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一条标语“初中不毕业,打工不合格”;


     一个伤感的理想“打工”;


     一个心酸的现实“很多孩子还是饿着肚子上学”!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这很真实,真实得让我们怀疑自己的眼睛,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很想确切地知道在西部贫困山区、在边远地区,到底还有多少孩子是不能够解决温饱的?是必须每天饿着肚子上学的?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在贵阳的好友,他说贵州有88个县,每个县有10000人,是不是也近100万了?这仅是一个最为保守的数字,但是不是已经很触目惊心了~

   当生存成为活着的第一道屏障的时候,“打工”成为孩子的一种“理想”似乎也就情理之中了。因为“打工”意味着远方,而“远方”对于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致命的诱惑,因为未知,所以充满向往。他们所看到的是每年春节,父母、亲戚、邻居“衣着光鲜”地从城市归来,他们看到的是很多打工回来的人盖起了楼房,这成了很多孩子理想的模板。他们不知道在城市打工的辛苦和卑微,他们不知道“打工者”在当下的中国是一个被歧视的归类,他们更不知道城市是个花花世界,但是没有穷人的舞台。就这样,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强烈的认知错位,让“打工”成了孩子们的理想。

   这样的理想在很多人看来是如此不可思议,曾经我也一样很震惊,但现在更多的是去认同和理解,这不是他们的错,但问题是他们可能要用一生为这个错负责。卑微地生存,苟延地活着。在我年少的认知里,我曾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命运,后来才发觉,我们的每一步都会被整个时代和环境裹挟,我们不排除一些出类拔萃的个体可以脱颖而出,比如山区的孩子也可以考上大学,但这终究是凤毛麟角,而且这个过程会充满艰辛和挣扎。绝大多数的孩子逃脱不了把“打工”当成理想的命运。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实,当义务教育全面铺开,但是山区孩子的辍学率依然居高不下,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很多中学初一到初三的班级数是逐渐递减的。因为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很多孩子是有书读了,但是由于基础太差,很多孩子却读不下去了。这可能就是“初中不毕业,打工不合格”这条标语的真正注脚。这样的现实也许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助学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很多志愿者都带着唯美的愿望开始助学走访,希望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希望他们考上大学,希望他们从此走出大山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但这个愿望着实有点唯美,也许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能够用心地俯下身来,平等地给予他们扶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远方的温暖,让他们能够在最纯真的童年或者少年时光里留一段美丽的记忆,不要去施舍,不要去同情,不要去怜悯。

如果可以,我们帮助他们走出大山;如果不行,那就让我们教会他们即使在大山中也能够生活快乐。我想这也是我开始坚守并着力行动的,这两天我把去塘边走访时的学生照片全部整理并去洗印出来寄给他们了,这曾经是一个志愿者倡议的,虽然城市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但是对于山区孩子拍张照片并不容易,我们的举手之劳会成为他们一生的珍藏。也许我们要做的就是看到城市各个角落的打工者,我们能给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份真诚的问侯或者一点宽容。

第一次助学,源于对于那片山水的好奇;第二次助学,渴望寻求一种旅行的意义;但是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入,突然发觉,这份公益成了一种使命,做点才会心安。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力量薄弱,但是我一直在行动,我期待聚沙成塔。。。其实,我更期待,有一天不用再去助学,慈善真正的终结是消灭慈善!


图片一:帮小朋友洗印出来的照片




图片二:大竹、戈亚娃、萱萱草三人走访塘边镇最真实的见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西部雏鹰助学网 ( 粤ICP备14013758号-1 )

GMT+8, 2024-5-4 12:37 , Processed in 0.0765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